接觸低濃度氯化氫有什么危害?
發布時間:2022-07-21 15:56:14
打印
氯化氫是常溫常壓下無色有毒氣體,有刺激性氣味。鹽酸是
氯化氫的水溶液,是無色或微黃色的液體。直到1500℃左右,空氣不可燃,熱量穩定才分解。氯化物和氫氣與氟反應劇烈,氯化銨白煙與氨反應劇烈,爆炸性氣體與乙烯混合。氯化氫不與水反應,但易溶于水,常以鹽酸煙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。由于氯化氫蒸汽,濃鹽酸在空氣中冒煙。溶于乙醇和乙醚,但也溶于許多其他有機物。
氯化氫局部作用引起的癥狀包括結膜炎、角膜壞死、皮膚和粘膜損傷,導致嚴重疼痛的燒傷。吸入可引起鼻炎、鼻中隔穿孔、牙糜爛、喉炎、支氣管炎、肺炎、頭痛、心悸、窒息。吞咽會刺激口腔、喉嚨、食道和胃,引起流涎、惡心、嘔吐、腸穿孔、寒戰、發燒、焦慮、休克和腎炎。
長期接觸低濃度
氯化氫氣體可使皮膚干燥變色,還可引起咳嗽、頭痛、失眠、呼吸困難、心悸、胃痛等。慢性中毒最明顯的癥狀是牙齒表面粗糙,尤其是門牙。誤吸人體氯化氫的患者應立即轉移到通風良好、無污染的地區休息,保持溫暖舒適,并盡快就醫。當眼睛受到刺激時,立即用水沖洗并就醫。刺激性皮膚應每小時用水沖洗一次,然后用肥皂沖洗,涂上氧化鎂甘油軟膏,或用5%碳酸氫鈉溶液中和,然后用清水沖洗。